买新车时被推销贷款购车,究竟是陷阱还是实惠?
一个朋友最近买了辆新车,销售员不但没有主动给他好价钱,反而热情洋溢地推荐贷款购车。朋友当时有些犹豫,不明白为何连付全款都要贷款。可销售员竟说,贷款购车会享受更多优惠,相当于厂家和银行为你"买单"。
难道当下付全款买车,反倒吃亏了?这让朋友颇为迷惑。我听后也深感疑惑,于是展开调查,希望为大伙儿梳理清楚这其中的门道。
一家4S店内部人士透露,如今汽车利润微薄,几乎是靠年底厂家返点为生。贷款购车能为经销商注入不菲金融收入,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
首先,贷款购车无一例外都会被收取金融服务费。金额从1000到3000元不等,这笔费用便是4S店的纯赚。
其次,各种隐形费用也将陆续加身。出库费、PDI检测费等杂费,如果付全款或许可以避免,但贷款购车就难逃这层剥削。
再者,安装GPS系统已是贷款购车的标配,费用约在1000元上下,系统本身成本却很低。
最大的一笔就是车险费用了。贷款购车基本必买盗抢险等强制性保险,且连续三年必须在本店买,还要交纳一笔续保押金。

更为关键的是,贷款购车的保险理赔都将返回4S店维修。相比私家维修,店里维修自然要加价不少,保修也不会太过用心。这就为经销商创造了一笔可观的利润收入。
看到这里,或许你已经感叹,原来4S店鼓吹贷款购车,背后有如此多的利益链条在支撑。可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,他们玩的把戏还有很多,我们作为消费者必须有清醒的认知。
假设你被贷款购车时的各种优惠所诱惑,准备上钩。别太乐观,往往4S店会在落地价格环节继续为你设置一层层新的陷阱。

比如说,他们会极力推荐你购买全车贷款,虽然利率较高,但能拿到更多优惠折扣。尔后又会千方百计要你购买各类附加服务,如铃木镀膜、隔热膜之类,价格自然不菲。
更有甚者,店家可能会在合同上动手脚,把一些杂费暗搓掉或漏签,等你上路后拖欠补交,否则就不给你车主服务。
当然,面对这些违规行为,不乏有消费者选择维权,但往往是无功而返,因为合同条款往往对店家更有利。
事到如今,相比指望4S店自律或等官方重拳整顿,更现实的路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树立起防火墙,时刻保持警惕,切不可被花哨的折扣活动所迷惑。
在购车阶段,除了谨慎比较各种购车方案的利弊,认真阅读合同,如数盘算全部花销外,还要提前做足功课。比如提前了解当前新车市场价,先跟销售套近乎,带着喝一壶的心态,据理力争开出最优惠条件。
一步一个脚印,谨小慎微,到最后我们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个中好车,而不是被4S店牢牢掌控。小赢无疑比吃大亏强百倍,在经济效益和心理体验上都要美滋滋得多。
毕竟,购车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,何苦因为贪图一时小利而玷污整个购车体验呢?与其委屈求全,不如心平气和,自己享受美好的择车过程。
谨守理性之心,全程独立思考,才能让我们买到物超所值且无后顾之忧的钟爱新车,此乃购车达人之必修课。